孩子出生时,体内带着来自妈妈的各种抵抗病原体侵袭的抗体,这些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。幸好与此同时,孩子自身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也在不断发育成熟,于是就开始自身产生抗体和淋巴细胞等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。
然而这种自身抵抗力的产生除了需要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以外,还需要有机会接触到病原体,以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等。也就是说,如果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某种病原体,体内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抗体,因而生病。而生病以后就能产生抗体,可以抵抗下一次同样病原体的感染。
免疫接种就是利用了以上原理,让孩子少量接触病原体,在不得病的情况下,产生相应的抗体,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。但大多数病原体没有相应的疫苗,只有通过一次次的感染才最终让孩子具备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能力。
孩子在家的时候有家人的照顾,也较少到人多的地方,接触到病原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。进入幼儿园后,由于孩子们集中在一起,相互携带的病原体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,再加上孩子刚进幼儿园生活不适应,容易紧张和焦虑,使正常的免疫能力降低,因而更容易得病。
此外,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,缺乏自我保护意识,也会增加得病的可能性。